第136节 (第2/3页)

说他拍的不好,但对镜头感的掌控差得很,画面的空间感,光影美学等等,有,但不多。

而且在曲弘盛看来,新徒弟根本就没有什么艺术细胞,拍出来的东西没有半点灵气。

就像一个死记硬背公式的学生,找个题就往里套,也不管套的对不对。

曲弘盛没法和人沟通,最终只好架上机器,摆好角度,所有一切都准备好,只让新徒弟喊一声开拍。

手把手教都没这么夸张。

剧组的其他人看着感慨颇多,有人羡慕有这么好的老师,什么都不用干,只要每天跟前跟后,最后署个名,就有了一部“成名作”。

也有人暗地里摇头,这不还是曲弘盛自己的电影吗?说什么是给徒弟的,从旁指导,这电影就从头到尾都是曲弘盛拍的,和他徒弟没有半毛钱关系。

曲弘盛也算是在这一行里干了大半生,他引以为豪的电影事业,从来没有让他感觉这么累过。

他一身才华,一世盛名,再有一个优秀的徒弟继承衣钵,那他的人生就完美了。

可他怎么也想不到,会在合意的徒弟这个事情上翻了车。

原计划拍摄天的电影,曲弘盛拍到三分之二心态彻底崩了。

他在某一天丢给新徒弟一句“你自己拍吧”,就离开了剧组。

不止新徒弟傻眼,剧组的所有人,都不知道这事情要怎么办了。

制片人更是急得嘴角起泡,曲弘盛怎么能说甩手就甩手不干?

都几岁的人了,还这么任性不靠谱?

投资人可都是看在他曲弘盛这块招牌上才投的钱,他这是要砸自己的牌子?

但也知道,什么道理在曲弘盛面前都不好使,他说走就走,头也不回。

特么的,下次再也不和这种人合作了!

折寿!

……

石树的电影已经粗剪出了第一个版本,他特地找温立秋给他看了。

虽然还不是一个完整的版本,但整体看下来,已经能品出一些东西。

那种属于石树的镜头语言,强烈的个人风格,温立秋无法用言语来表述,但只要看了电影就有一种不看署名,就知道是谁的作品。

非常不一样。

温立秋第一次清晰地感受到,曲弘盛为什么那么看中石树。

有一个石树这样的徒弟,就像是一个导演有了一部历经时间,依旧能成为经典的作品。

名导,高徒。

温立秋第一次如此直观的看懂了曲弘盛。

世有伯乐,然后有千里马,千里马常有,而伯乐不常有。

曲弘盛就想当一个人人称道的伯乐。

“怎么样?”

石树在温立秋看完他的电影粗剪后,紧张的等待他的评价。

温立秋叹了一口气,把石树的小心脏搞得抽了一下,然后就听他说:“树哥,把这剧剪成网大浪费了。”

这意思就是,夸赞。

石树旋转的一颗心暂时放了下来,不过他还是不够自信。

“别别,你和我说实话,别说客套话。”

温立秋一脸坚定的再一次给出了肯定:“树哥,这种事情我不会说客套话,片子要是不行,我硬安慰你,等到上映了,观众也会给你真实的反馈。”

别说有什么观影门槛,看不懂和不好看,观众还是分得清的。

高雅艺术如芭蕾、歌剧、交响乐……可能会有很多人说自己欣赏不来,但很少有人会吐槽难看难听。

观众可能不明白嗨c的厉害,但你唱破音了总不会听错。

石树被温立秋的话安慰到了,是的,一部电影好不好,放到市场上就会得到答案。

而且,温立秋没有骗人的必要。

石树又找了于常、乐安和周舟、黄微他们一起看粗剪出来的片子。

所有人给他的反馈都是一样的,好看。

有人单看故事性,有人关注光影声画,和石树熟悉的这些人知道他需要被肯定,一个个夸起来也毫不吝啬。

当然他们也会指出自己不喜欢,或者不太理解的点,与石树理性探讨。

石树也不是那种半点不好都经不起说的人,大家给出的意见,他会听,会考虑,但并不会直接按着人说的去改。

他逐渐找到了自己的节奏,温立秋不断地对他重复,电影是导演的艺术,是属于他的表达,是他的作品,他的想法最重要,演员和其他一切都只是他的工具,这句话他一直都知道,不过知道和深切感受到那是两回事。

石树拍了一部电影之后,终于感受到了。

短短的时间内,石树仿佛脱胎换骨,整个人都感觉不一样了。

所有人都为石树感到高兴。

从片场半路离开的曲弘盛就是见到了这样的石树,他想象中在他的调-教下,石树最终成为的样子,他现在已经有了那个模样。

伯乐发现了千里马,然后被世人所

最新小说: 仿生人会有数字爱情吗 重生之江林嘉树 我哥好像有点变态 结婚后被迫上热搜[娱乐圈] 包 养的关系 纯白爱恋+番外 醉歌行 八十年代公主纪事+番外 国家要我直播养白虎+番外 作为一名神助攻 让反派失业的一百种方法[穿书] 他的小暖星 红莲劫 男主他被老鸨拐跑了+番外 八十年代阮家小馆 穿进虐主文后(虫族) (综漫同人)我的弟弟们都不正常+番外 攻略小公主的三步骤+番外 别太弱,别招惹,宫女发怒能复国/权上无声+番外 被迫献身疯批弟弟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