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06节 (第2/3页)

庆的状态,不由得皱起眉头,他父皇看着愈发虚弱,黑眼圈深重,精神萎靡。

他年纪尚幼,尚且不通男女之事,只以为父皇夜夜笙歌,没休息好,非要拉着他去皇后那里用晚膳。

皇后只想见儿子,不想见皇上,但人家是一国之君,也不是她不想见,就可以不见。况且朱翊镠和朱尧媛两个小家伙成天不是吵着要见哥哥,就是想见父皇,难得两人一起来了,皇后即使有什么想法,也只能放在心里,不敢在隆庆面前表现出半分不悦。

饭桌上,朱翊钧说起在上午在文渊阁看来的热闹,他唤来一旁候着的小太监,一把攥住了他的前襟,学着殷士儋的样子:“内阁就是你的一言堂,你一人说了算!”

朱翊钧重复着殷士儋的话,一拳头挥过去,那小太监以为要挨揍,眼睛都闭了起来,身体抖个不停,却不敢有半分闪躲。

哪知下一刻,朱翊钧松开他,又转了个身挡在他跟前,立时捂着半边脸,“啊”的一声,倒在了地上。

他一人分饰两角,演技太好,把父皇母后,弟弟妹妹逗得哈哈大笑。

他又一个翻身,从地上站起来,眨眼间就回到了桌前:“事情就是这样。”

笑过之厚,隆庆却叹了一口气:“唉!一直以来,朕都希望各位阁臣能够齐心协力,辅佐朕治理好国家,只是他们之间的纷争从未停过。”

听到这话,皇后抬眸看了他一眼,又迅速低下了头。心里却想:“怎么是辅佐你治理国家,分明是替你治理国家。”

朱翊钧知道隆庆一向偏袒高拱,便试探着问道:“父皇,你不会处罚殷阁老吧。”

隆庆摇摇头:“殷先生也是朕的老师,当年在潜邸,无论寒暑,他都会一如既往进讲,朕哪里忍心责罚他。”

说到这里,隆庆停顿了片刻,也很纠结:“只是……”

朱翊钧替他把话说完:“只是他也不能再呆下去了是吗?”

隆庆点了点头,这也是朱翊钧,甚至殷士儋自己意料中的结果。

第章 朱翊钧想了想,还……

朱翊钧想了想,还是向他父皇问道:“为什么……不是让高阁老走。”

隆庆惊讶道:“高先生?”他又笑了笑,“高先生不能走。”

“为什么?”

“高先生走了就没人干活了。”

“……”

朱翊钧明白他的意思,不是真的没人干活,是无论殷士儋、赵贞吉还是李春芳,都干不了高拱能干的活儿。

高拱和张居正都属于激进的改革派,但他俩最大的区别是,张居正善于隐藏自己的野心,为人谦和。高拱看谁都是傻逼,并且是个炮仗,一点就炸。

事实上,一直以来,内阁的守旧派都要多于改革派,从开海禁开始,各种新政能够顺利推行,离不开高拱强硬的性格与手腕,他要把这些主张恢复旧制的老头子彻底从内阁驱逐,让他们回家种田。

张居正也是坚定不移的改革派中一员,但为人处事低调,懂得韬光养晦,不像高拱那样,八面树敌。

隆庆不会主动罢免殷士儋,但那一场闹剧之后,殷士儋也心灰意冷,不再对今后的仕途抱有期望。

或者说,他那日对高拱动手,就已经下定了离开的决心。

很快,殷士儋的请辞疏就送到了隆庆的御案上,隆庆也没说什么,赐了丰厚的盘缠,还算体面的把自己的老师送回家乡。

内阁召集科道官开会,阁臣却因为私人恩怨在会上大打出手,一时间朝堂上下都知道了此事,听说还被皇太子看了笑话,在坤宁宫给皇上来了个情景再现。

明明是两个人的闹剧,到最后,只有殷士儋走了,高拱却没有受到任何处罚,在内阁的地位进一步稳固。

朝中那些曾经摇摆不定,迟迟下不了决心的大臣,此时也认清了形势,纷纷倒向高拱那边。

不过,高阁老向来傲气得很,不是什么人都看得上。

陈以勤走了,殷士儋走了,内阁现在只剩下四个人。

其实大家心知肚明,李春芳和赵贞吉也会有这么一天,只是迟早的事。

尤其是赵贞吉,博学才高的人往往都很好强,暴躁发怒,得罪人而不自知,这一点他和高拱也很像。

他仗着自己年纪大,名望高,资历深,在内阁对谁都直呼其名。议政之时还经常故弄玄虚的对张居正说,这些问题岂是你这样的年轻人能领会的。张居正只是笑笑,也不同他争辩。

恃才傲物之人又不止他一个,总有人收拾他。

就在这个关键时候,边关却出了一件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。总督宣府、大同、山西军务的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的王崇古向朝廷上了一封奏疏,称俺答汗的孙子把汉那吉因为感情问题,带着妻儿、部下等十余人,扣关投降!

这个感情问题让朱翊钧似曾相识,过年的时候,他在酒肆中听到山西考生讲的一段八卦——祖父爱上了外孙女,和孙子抢媳妇。

俺答汗、把

最新小说: 仿生人会有数字爱情吗 重生之江林嘉树 我哥好像有点变态 结婚后被迫上热搜[娱乐圈] 包 养的关系 纯白爱恋+番外 醉歌行 八十年代公主纪事+番外 国家要我直播养白虎+番外 作为一名神助攻 让反派失业的一百种方法[穿书] 他的小暖星 红莲劫 男主他被老鸨拐跑了+番外 八十年代阮家小馆 穿进虐主文后(虫族) (综漫同人)我的弟弟们都不正常+番外 攻略小公主的三步骤+番外 别太弱,别招惹,宫女发怒能复国/权上无声+番外 被迫献身疯批弟弟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