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36 (第1/3页)

这种深彻入骨的伤怀,并非他一人所独有,而是万古同悲。

苏轼看见这一幕,倒是想起了什么,回眸望向苏辙,轻叹一声,微吟道:“当时共客长安,似二陆初来俱少年。有笔头千字,胸中万卷;致君尧舜,此事何难?”

此事何难?难于万岭千重,渡越关山。

苏辙微微怔然,握住他的手,一时无言。

陆机滞留在北方写了大量的诗歌,后来,这一方残研疏墨、断简余编,流落数百年,又被后来者重新执起。

沁满了血与泪,续写一场又一场故国已陷、王气已终,顾望今昔、万事皆空的悲剧。

庾信家中父辈皆为梁臣,梁亡后流亡北朝,半生心血恸哭,酿成了一首哀惋绝唱《哀江南赋》。

天嘉年间,陈蒨北伐,派兵接回了大量滞留在北方的文人,唯有庾信被北周武帝宇文邕扣留,终身不得归乡。

杜甫说,“庾信平生最萧瑟,暮年诗赋动江关。”

国家不幸诗家幸,抵达至命运的最萧瑟处,才诞生了声动江关的名篇。

若不曾亲眼见证、亲身参与梁朝文化的鼎盛璀璨,江表三百年文气于斯为盛,看尽了这一场繁华烟花在最绚烂时仓惶一谢的破灭。

又哪会在散场之后,捧出肺腑,熬尽心魂,对着文化宫阙凋零后的废墟余烬失声痛哭?

庾信之后的几十年,陈朝尚书令江总,世称“江令”,在陈亡之后入隋,从此羁留北境,直到七十余岁,方被放回南方江都,郁郁死去。

隋廷上白发苍苍的垂暮老人,当年也曾是陈宫玉带风流的词林佳客,江左最惊艳的少年郎。

他早年写宫体诗,国破家亡之后,皆改作了怆然悲声,成了铜驼荆棘、黍离之悲、亡国残民的长歌当哭。

数百年后,元好问在亡国之后飘零湖海,四处为家,重见西山晴雪,江总旧迹。

“焦土已经三月火,残花犹发万年枝。他年江令独来时。”

故国一炬灰飞烟灭,俯仰已成陈迹,唯有年年花发如故,燃烧似流火……然而为此怅然泪下的,又何止是一个江令呢?

还有司空图,唐朝末年因不愿归顺黄巢与朱温,隐居在王官谷。

当时盗贼纷起,霍乱多地,因为他清名在外,素来都避开了他的隐居之所,因此有众多文人为了保命,前来寻求庇护。

司空图本可以置身事外,寄情烟水,了此余生,但还是选择了在唐哀帝死后殉国。

还有黄宗羲,年少为报复仇枕戈泣血,孤身进京刺杀魏忠贤,青年武装抗清水师周旋海上各地,暮年避居终身不仕清廷。

死后无碑无坟无棺材,只在身下放了一块青石板,以成全“速朽”之意,干干净净地消融在天地间。

还有柳如是,扁舟一叶寓居飘零西湖之上,亡国后半生泪洒只堪遗恨,绛云楼前碧水悠悠怅对斜阳,故园红豆俱成劫灰。

纵回杨爱千金笑,终剩归庄万古愁。

……

此刻,获奖者们这么一想,真是有太多的离乱痛苦本该在他们的命运中发生,现在却都已经被改变。

譬如庾信、江总、黄宗羲、柳如是等人,他们的国家根本就不会亡,灭亡的只有敌对势力。

司空图、元好问等人虽然无法更改国运,却决定了开设书院,传承星火,改变了个人的凄惨凋零命运。

“这个纪念奖确实名至实归”,沈约也不禁感叹道。

多少的灿烂辉煌文化结晶,醉里华年楼头鼓角,流绪微梦吉光片羽,本该风流都被雨打风吹去,却因为天幕降世得以保留下来,这真是泰棒辣!

我们诗会的颁奖以此而终结,非常之完美!

当然,纪念奖获得者里边也有一个不一样的存在,那就是王贞仪。

她改变命运的方向,倒是跟国仇家恨完全不沾边,而是在于本来她的才华被埋没了,如今却已经扶摇直上,成了大一统新朝帝国的国师,一人之下,万人之上。

王贞仪领奖的时候,没忘了cue一下视频那头的王莽:“承蒙陛下青眼,德卿此生有幸。”

王莽现在不仅是她的上司,还是她的好朋友和搞事伙伴。

倘若换一个时空,她或许也会得到重用,但绝不会得到如此毫无保留的信任,所到之处,如朕亲临。

王莽子一听,顿时骄傲地挺直了腰板,发出了盒盒盒的笑声。

没错,朕就是这么一个慧眼识珠的大天才!

……

所有奖项都发布完毕,诗会至此圆满结束。

在宾客离席之前,李清照衣冠琅然,羽佩铿鸣,信步走上来宣布说:“散会后,请九州书院的师生们即刻前往刘宋帝国,参加书院开学典礼。”

众人欢然称是。

萧纲、刘令娴等许多学生都下意识长舒了一口气。

总算是开学了,黄宗羲的作业已经提前布置了一大堆,数量之多,真如山海倾塌一般。

最新小说: 夫郎他乖巧又能干 睡火山 给神仙郎君冲喜 如何阻止男主发疯 焚风 善鸢鹿鸣 我靠当舔狗续命 未婚夫是万蛊之王 重回八零当军嫂,被纯情硬汉宠上天 短暂暧昧 吾天南星 眩光效应 重生后怀了前未婚夫的崽 我偷他信息素养你 临渊羡渔,不如求而娶之! 被草原霸主强取豪夺后 伪装雌虫,但娱乐圈顶流 无限流主角回归现实后 白月光们的自救指南[快穿] 炮灰身后的男人竟是[快穿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