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穿之种地日常 第175 (第2/3页)

康熙听到这话,下意识抬头看了张廷玉一眼。

黑龙江寒地黑土,滋养天成,目前是以八旗官兵为主的官庄旗地、官田为主要形式进行屯田开垦。

但由于当地地寒霜早,霜冻灾害等情况较为常见,再加之当地的农耕技术比较落后,官兵也不谙耕种之事,所以,屯田开垦根本满足不了基本需求,大部分军粮仍需由盛京、吉林远道运送而来。

但那里土地如此广阔,若是能充分地利用起来,前景确实很是乐观,旁的先不说,若是能实现自给自足,至少盛京、吉林等地就不用再给其供应军粮了。

可现下最重要的问题是,当地情况比较复杂棘手,像‘地寒霜早,霜冻灾害’这些情况,现下根本就没有很好的应对之策,那谈何提高当地的农作物产量。

康熙沉思片刻,问道:“你既已提出,可是有什么法子?”

张廷玉摇了摇头:“回禀皇上,微臣有愧,这些前朝并没有先例,微臣在种地一事上也只是学了些皮毛,像这种需深度探索钻研之事,更是做不来,也没这方面天赋。”

至于谁有这方面天赋,那则不言而喻了,满朝文武脑子里都同时闪过了一个人,五福晋!

像这种需开辟农业先河之事,若说真有人能做成,想必也只有她了吧。

这点旁人都能想到,康熙自是也不例外,他不由又想到胤祺昨个递上来的折子,心里越发不确定了起来。

朝会结束后,康熙单独留下了李光地、张英和马齐几位大臣,商议政事。

他也没兜圈子,直接把从蒙古那边递来的折子拿出来,让他们轮番传阅着看。

这折子是安清的二哥色布腾多尔济递上来的,近几年来,他们在蒙古各部之间穿梭,在蒙古各地传授农耕之事基本完成了,他这次上折子是想请命,去尝试治理前些年因蒙古各部垦荒不当造成的草场生态退化问题,其中最为严重的便是草原盐渍化。

农是国之根本,若说之前人多地少,对劣质土地的开发和改良没有紧迫感,但随着这几年人口越来越多,荒地也多已被复垦,那改善劣质土地确实就显得尤为重要了。

要知道这盐渍化可不止漠南蒙古那边有,漠北和漠西也存在这种情况,另外,像河南豫东地区、黄河中下游地区以及东北多地,也有因盐渍化、盐碱化等劣质土地。

若是真能有法子改善,这对大清而言绝对是百利而无一害之事。

但色布腾多尔济折子中也提到了,他们目前对这种情况毫无头绪,需要朝廷派适合的农耕专业人员给予帮助。

至于这个适合的农耕专业人员是谁,心里也有了谱。

康熙见三人看完折子后,他也没着急开口,而是让梁九功把另一份折子递了过去。

而这个折子就是胤祺昨个递上来的,提出想去奉天府筹建农事试验场一事,另外还附带了一份关于农事试验场的规划书。

这份规划书条理清晰,几人看完便基本就明白的差不多了。

“你们看完这两份折子,有什么看法吗?”康熙问。

李光地、张英和马齐三人对视了一眼,一时之间,谁也没先开口。

几人都不傻,自是看出了五贝勒这是要出京啊,只是还不知道康熙是什么态度,贸然开口显然不是什么好事。

但康熙却似是和三人杠上了,就这么静静地看着他们。

李光地沉吟片刻,率先上前一步,拱手回道:“回禀皇上,微臣觉得此事可行,五贝勒和五福晋心怀百姓,乃是大清和百姓之福。”

康熙愣了下,他以为最先开口的是张英或马齐,但却怎么也没想到是一向滑不溜手的李光地。

再者,李光地刚调回京城不久,他和老五应该也没什么交集才是,怎的突然帮他说话了?

面对康熙的,李光地却神色坦荡清明:“微臣不敢欺瞒,这些年微臣负责治理黄河,看到过太多百姓因天灾流离失所,食不果腹的情况……”

这话一出,在场众人瞬间明白了他的言外之意。

抛开一切来说,不管是盐渍地的治理,还是军屯田和那个农事试验场,这些差事若是真的能办好,哪怕办好一件,于大清和百姓都是万幸之事。

这次山东大饥就是个现成的例子。

张英和马齐见状,也纷纷直言不讳地表达了自己看法。

两人之前因着自家儿子是安清农事学堂的学生,本来还不好这么直白地表达支持,多少要避些嫌,但如今被李光地起了这么个调子,他们倒是没什么不好说的,于是开始从不同角度表达自己支持的理由。

几人离开后,康熙坐在龙椅上沉思了好久,才吩咐人去传五贝勒过来。

胤祺从宫里赶回来时,天色已经黑了。

安清这边刚让人摆好膳,见他进来后,不由问了句,“今个怎的这么晚,是衙门有什么急事吗?”

胤祺怔怔地看着她,没有说话。

安清神色不由一紧,“是发生什

最新小说: [重生] 清冷美人O长官竟是天然撩 成了耽美文里兄长和夫君的炮灰女配(1v3) 清穿之种地日常 烟娘(1V1,高H,古言) 我的诡异人生 身心沦陷(骨科 1v1) 一条评论引发的故事 缺失协议 小公主上错大佬床(1v1+h) 苦昼【NPH】 混沌月光(骨科 H) 室友他总想黏着我 我用古诗剧透历史[历史直播] 于恶人妹妹裙下(骨科 女强) 我靠装逼,当隐世宗门掌教 渎神:睡服神女攻略(仙侠1v1) 祂们都爱你[无限] 山林王国 漂亮路人被邪神盯上[快穿] 有利可图(一见钟情 1v1 h)